close

海岸巡防署近期不但編列預算,以「平戰轉換」為由,計畫建設與海軍作戰系統能夠構連應用的所屬船隊,在5月1日起,也啟動「岸巡單位二階段組織調整」,將在岸際執法戍守的岸巡單位,進行海巡署成軍以來幅度最大的軍事組織任務整合。如今,海巡北、中、南、東地區局勤務指揮中心,已與海軍「聯成系統」連線,可與海軍使用共同螢幕,獲得海軍中程雷達的目標情資;基層「機動巡邏站」獨立化,設置仿若香港警務行動處的「EU衝鋒車」的機制,一組4人的武裝海巡「行動救援車」,專人專職24小時在海岸線上梭巡待命;而比照國軍「作戰區」制度,全國也畫分為13個海巡「巡防區」,統合管轄所有雷達操作手與岸、海勤務與執法派遣,比國軍更落實岸海聯合。小檔案:海軍聯成系統。製表/記者洪哲政 分享 facebook 小檔案:國軍作戰區制度。製表/記者洪哲政 分享 facebook 海巡北、中、南、東地區局勤務指揮中心,已與海軍「聯成系統」連線,可與海軍使用共同螢幕,獲得海軍中程雷達的目標情資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海巡署是執法單位,成立十餘年來,軍職人員的海岸巡防總局與警職組成的海洋巡防總局,向來各自為政,人員不相互交流。過去海巡署曾實施「同心專案」,希望促進「岸海合一」;民進黨陳水扁執政時期,署長許惠佑任內,提出海巡「巡防區」制度,希望以這項獨立在岸海單位上的任務編組,統合岸海業務,但因巡防區並未明訂於組織法內,被視為「黑機關」,有責無權,基層推搪排斥,長年無法落實。蔡政府執政後,海軍中將出身的署長李仲威接任海巡署長,一方面推動將海巡艦艇維修與海軍結合,建構前瞻造艦計畫,以落實「平戰轉換」,比照海軍沱江艦等構型,計畫興建搭載有海軍聯成系統、甚至留有加裝軍用裝備空間的海巡艦艇外,同時自今年1月1日開始,試驗「岸巡單位第二階段組織調整」,重新調整岸巡單位任務配比,以更明顯的準軍事化標準,進行海域監偵的執法勤務,欲進一步徹底落實民進黨政府對海巡署這隻「兵力」的期待。在這項工作上,李仲威先要求落實「巡防區」制度。巡防區內原本就集結轄區內所有雷達操作手,24小時輪班監控近岸17浬內的海上船隻,同時設置指管長,勤指中心內會各有軍、警組成的指揮管制人員,轄區內所有岸、海勤務派遣與調度,都由巡防區調度掌握。包括海巡機動查緝隊在轄區內辦案、圍捕、攻堅,地點與動態,都必須回報巡防區知悉。本島巡防區召集人,是由岸巡總隊長擔任,副召集人由海巡隊長擔任,外島巡防區召集人,則由海巡隊長擔任。海巡各巡防區分布及位置。製表/記者洪哲政 分享 facebook 海巡的雷達操作手,都集中在巡防區統一執勤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北巡局長許靜芝表示,岸巡單位對海域的監控,以往採取雷達輔助監看海面船隻方式執行。新制實施後,海域監控可以藉由巡防區統合岸海勤務的方式,在台灣周邊海域建立三層監偵幕。他表示,第一層是海巡雷達,由海巡艦艇及岸際雷達監控海面目標;第二層是守望哨,由守望勤務彌補雷達掃瞄不到的盲區;第三層為巡邏,針對港口及岸際重點區域,由機動巡邏站負責狀況處置。他說,海巡安檢所、大隊,自此都不再辦文書後勤業務,原本的勤務中隊官兵全數解編,投入一線岸際巡邏勤務,基層文書表報,將從原本121項以上簿冊,逐化減化成10本,業務簡便化,所有文書業務,由總隊負責。經過這次變動,全國的海巡安檢所,由現行的236處整併為207處,安檢所只負責值班、安檢、港巡監卸及守望勤務,原來的岸巡大隊兵力裁撤,投入一線機動巡邏站,全國並增設5個總隊,充實巡防區設置,5個上校總隊長運用原本在高司的專門委員職務來因應,並增加738名士官,投入基層勤務。許靜芝說,海巡機動巡邏站過去是與大型安檢所結合,但現在獨立設置,每個岸巡大隊新設2到3個機動巡邏站,每站27人,站長以上尉編制,全國總計設置29個機動巡邏站,專責執行巡邏勤務,部分巡邏站還會負責大陸船員留置處所戒護勤務、彭佳嶼等外島巡邏勤務、多功能艇巡邏勤務、空勤吊掛勤務等。巡邏站設行動救援車,24小時在岸際梭巡,有任何走私、偷渡,或救生救難,有狀況就快速衝現場,運用隨車各式裝備執行勤務。海巡署北基巡防區所屬機動巡邏站,示範行動救援車出勤,海巡版的衝鋒車日間是以國產的納智捷休旅車為座車,每車4人,人員配備步槍、手槍、偵錄與執法器材,以及海上救援器材,全車成為兼具執法與救生功能的行動載台。海巡的雷達經過更新,目前岸際商規雷達,已從原本12浬偵蒐範圍,視天候可外推至17浬左右;海面船隻的雷達航跡不再需要人力描跡、交接,可由電腦自動回放解算。而從海巡署北基巡防區為本報示範的勤指中心狀況演練可知,巡防區除了可透過近岸雷達掌握情面情資外,也可針對可疑目標以語音查詢海軍雷達。官員透露,海巡北、中、南、東地區局勤務指揮中心,已與海軍「聯成系統」連線,可與海軍使用共同螢幕,獲得海軍中程雷達的目標情資。根據記者觀察海巡巡防區的雷情顯示系統,功能可結合安檢資訊與雷達等系統,雷達系統圖層可檢選3、6、9與12浬線,其中有放大縮小與移動海圖,可透過電子放位線量測船隻到岸際的距離,並可點選目標航線的回跡,進行研判。螢幕上的海上目標有5種模式,區分為可疑、注檢、海巡艇、作業船隻與大陸漁船;巡防區會針對區內曾違規的列管船筏,特別加以監控,並提供線上巡邏船艇加以注意。巡防區還在多個保育與船難發生頻繁的海岸,設置監控鏡頭,透過巡防區24小時監控當地水域。統計海巡署在全國本、外島各地,包含東、南沙,總計有78座岸際雷達站,3百餘名雷達操作手,而配合海巡岸際雷達換裝計畫,海巡署將於今年新獲得6部機動雷達車,機動部署在全國雷達盲區。此外,因台灣海岸線曲折,部分會出現雷達盲區,海巡署在這波組改中,也調整「守望哨」部署位置,由安檢所派出,白天以目視或望遠鏡瞭望海面,夜間則利用強力探照燈與夜視鏡,定時梭巡海面。對於這波岸巡組織調整,基層有不少噪動,但海巡官員研判,也許是因為組織調整過程間,大批長年習於在原駐地服役的官兵,不耐職務、駐地遭到調動,或習慣的業務有巨大變化,必須改投注在一線巡防任務等。但組織變革旨在提升效率,在組織試行調整的1月1日到4月30日間,案件通報時間已由原平均4.6分鐘,縮短為2.1分鐘,且目前均再未發生偷渡成功案件,顯見成效良好。不管陸地或海上,海巡署藉由組織裝編的調整,提升執法與執勤強度,同時強化第一線狀況緊急處置能量,海上與岸際執法,形態上與守土任務僅一線之隔,本質無分軒輊,海巡署藉由落實平戰轉換的機制,提升成為準軍事部隊成色的意味,十分明顯。海巡署守望哨的PENTAX 12X50 PCF WPII防水望遠鏡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海巡「守望哨」P-1000型強力探照燈(中)與AN/PVS-7夜視裝置(右)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海巡版的行動救援車型採用國產的納智捷休旅車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海巡行動救援車主要裝備表。製表/記者洪哲政 分享 facebook 小檔案:海巡守望哨主要裝備表。製表/記者洪哲政 分享 facebook 海巡北基巡防區勤務指揮中心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海巡版的衝鋒車日間是以國產的納智捷休旅車為座車,每車4人,人員配備步槍、手槍、偵錄與執法器材,以及海上救援器材,全車成為兼具執法與救生功能的行動載台。記者洪哲政/攝影 分享 facebook !--@IMAGE_3501240_CENTER@-->

EA07868DFCAAB198
arrow
arrow

    iany78ta34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